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人们常说:酒好也怕巷子深。但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每天生意兴隆顾客赢门的话,我们是不需要也无暇去做广告的。产品广告最多的行业一定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婚庆业也不会例外。这使我对婚庆业有如下思考。
一、婚庆市场渐趋饱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第二个婚育高峰催生了众多的婚庆公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远就会看到一家婚庆公司。门脸有的大有的小,有专业的,有兼营的,有代为中介的,有兼做第二职业的……,更有影楼、酒店、鲜花店已开始介入婚庆,婚庆市场开始趋向饱和。
二、婚庆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必将重新洗牌。
任何一个婚庆公司从成立那一天起就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婚庆公司的生命来自市场,市场=地方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当婚庆公司少需求大供不应求时自然是卖方市场,当婚庆公司蜂涌而上,消费者也开始由于选责空间扩大而趋于理性时,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婚庆公司为自我生存而展开激烈竞争。
其次,婚庆消费具有特殊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婚典日期基本上都选在节假日和民俗择吉日。所以婚庆经济又称假日经济或好日子经济。这就使以婚庆服务为主业的的婚庆公司差不多一个月有半数以上时间处于闲暇,所以婚庆公司为多下定单而激烈竞争在所难免。
市场竞争通常是从价格战开始的,当然还有产品质量和服务。市场竞争带给消费者的是更多的实惠,但市场本身是以让出行业利润和淘汰一批公司为代价的,优胜劣汰,行业将重新洗牌。
三、婚庆行业将会走向公司化发展的路子。
婚庆行业很多婚庆公司多是店铺式经营,夫妻店。规模、服务质量都不高,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许多婚庆公司都是以“司仪”起家。司仪职业具有独特性,一个司仪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公司的形象,直接影响婚庆公司的“活路”。而司仪的“名气”在许多公司的运作中起很大作用。所以,婚庆公司和“司仪”们开始拼命包装。什么“著名司仪”、“资身司仪”、某某地区第一司仪、金牌司仪等等,各种名头眩目之极。更有一些虚假的广告和欺骗,明明是初中没读完非要标以大学本科,明明是刚出道非要写上著名主持人,明明是地方普通话非要说是播音专业毕业,自封什么地区金牌大赛金牌等等等等。据说,一行业知名人士去某地,得名片40余张,其中20多张赫然标注什么什么金牌,不知真者有几。其实,婚庆行业是不以学历、名头、资历论英雄的。虚假的宣传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还显现出自我素质不高。
四、市场呼吁行业标准
据说,某大城市行业消费调查中婚庆消费投诉已高居第三。我想,这在各地婚庆消费投诉还在呈上升态势。消费投诉高表明我们婚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市场在呼吁行业标准。
众所周知,婚庆业是低门槛行业,市场进入难度很低。而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市场进入难度也直接影响市场竞争程度。一般而言,市场进入难度高,竞争相对较弱,产生的利润也高。(如航空等行业,对资金技术要求高一般企业难以进入,竞争对手相对较弱,产生的利润较高)。而市场进入难度低,竞争相对较强,在激烈竞争中行业利润将会降低。婚庆业的低难度进入,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靠低价位争市场的婚庆公司为生存不断降低企业利润,导致服务质量降低、顾客投诉增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